流產在傳統醫學中,多屬於墮胎、小產的範圍。中醫師指出,婦女小產過後,體質變化很快,生產時傷口的恢復也不容忽視,需要足夠營養及調養,來增強產後免疫力;若以常見的流產型態分類,略可分為「先兆性流產」和「習慣性流產」2種,針對產後身體虛弱,應採行不同的中醫調理方式調理。
中醫師指出,中醫古籍中,多有「墮胎」、「小產」、「半產」、「滑胎」等記載,指的就是流產。依照中醫理論,體質屬「多虛多瘀」,藥補的特點即是「袪瘀補虛」。而「先兆性流產」是指有流產的徵象,但經過適當休息與治療,依然是可以正常懷孕。
這類患者的體質會出現氣虛、肝脾腎虧損、氣滯、血熱等症狀,可以使用生化湯「活血化瘀」。生化湯的組成為當歸、川芎、桃仁、炮姜、炙甘草。其作用為調節子宮收縮,幫助惡露排出,防止產褥感染。活血袪瘀可預防血栓形成,減少宮縮腹痛。
但要注意的是,生化湯須由醫師辨證處方後再服用,因為醫師會針對產婦惡露、子宮收縮情形及全身症狀,在生化湯的劑量、藥物、帖數上作增減,以使之發揮最大效用。有些婦女以為中藥調理就是吃1個月的生化湯,結果反而導致出血不止,這都是不正確的。
另一種常見的小產則是被中醫稱為「滑胎」的「習慣性流產」,患者曾有連續發生3次以上流產的紀錄,且每次流產多發生在孕期的特定時段,其造成原因和症狀與「先兆性流產」類似,但因還有子宮肌瘤,和染色體異常的可能病因,小產風險更高。
習慣性流產的孕婦,先天體質較差,腎氣比正常人虛弱,中氣不足,中醫治療上應以補腎健脾和養血為原則,並以巴戟天、川續斷、杜仲、熟地、阿膠、黃耆、黨參、菟絲子、紅棗和砂仁為養胎的基本處方。如果習慣性流產是受子宮肌瘤壓迫所引起,則可加入夏枯草、鹿茸、阿膠等藥材。
【中醫體質辨證處方】
- 體質偏燥:心情低落、脾氣暴躁、便秘、乳房脹痛,這類型的人,通常會使用疏肝解鬱法,幫助紓解不良的情緒,減輕患者的壓力,例如逍遙散、柴胡疏肝散等複方中藥,都有很好的療效。另外,有一些食物也很有幫助,例如柑橘、蕎麥、韭菜、大蒜、玫瑰花茶、薄荷茶等。
- 體質偏虛:-容易疲勞、頻尿、腰痠、睡眠品質差,這類型的人我們通常會使用健脾補腎法,因為體質較虛,透過滋補肝腎,替身體補補元氣,例如知母地黃湯、知柏地黃丸、六味地黃丸、健固湯、腎氣丸等藥方,都有很好的療效。另外,有一些食物也很有幫助,例如百合、銀耳、木瓜、波菜、山藥粥、糯米、大麥、土豆、香菇、雞肉、牛肉等。
【防流產保健6原則】
1.多休息。
2.洗澡用淋浴。
3.忌生、冷、辛辣、刺激性飲食。
4.忌飲酒、咖啡。
5.忌服用人參、補藥酒。
6.多攝取蛋白質、鐵質。
風車生活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10556
http://www.momhy.com.tw/?p=3952
Orignal From: 小產中醫調理 袪瘀補虛6點保健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