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對多數女性而言是種甜蜜的負擔,但是懷孕期間容易因身體氣血調節變化大,人體較為脆弱,稍有不慎恐有小產的情況發生。中醫師聶美華表示,除了子宮外孕的產婦之外,約有15%至20%的產婦,會因沒有做好安胎,使未發育的孕卵在懷胎20週前就自然流產。
若以常見的流產型態分類,略可分為「先兆性流產」和「習慣性流產」兩種,應採行不同的中醫調理方式養胎。
中醫師聶美華表示,中醫稱「先兆性流產」為「胎動不安」,初期會出現下腹痛、比月經量少的出血症狀,且血液顏色逐漸從鮮紅或粉紅色轉為深褐色。主要是因產婦內分泌失調、黃體功能不全、甲狀腺素缺乏、子宮發育不全、重感冒、嚴重貧血、過度疲勞、外傷或精神壓力過大所引起。
「先兆性流產」患者的體質會出現氣虛、肝脾腎虧損、氣滯、血熱等症狀,中醫可以使用「保胎湯」來安胎。保胎湯的處方,包括補氣的黃耆、黨參或西洋參、白朮;補肝的白芍;補腎的桑寄生、菟絲子;養脾的山藥;改善氣滯且預防孕吐的砂仁;改善血熱的生地。另外,芎歸膠艾湯則同時具有止住出血和補血的效用。
另一種常見的小產則是被中醫稱為「滑胎」的「習慣性流產」,患者曾有連續發生3次以上流產的紀錄,且每次流產多發生在孕期的特定時段,其造成原因和症狀與「先兆性流產」類似,但因還有子宮肌瘤和染色體異常的可能病因,小產風險更高。
聶美華中醫師表示,習慣性流產的孕婦,先天體質較差,腎氣比正常人虛弱,中氣不足,治療上應以補腎健脾和養血為原則,並以巴戟天、川續斷、杜仲、熟地、阿膠、黃耆、黨參、菟絲子、紅棗和砂仁為養胎的基本處方。如果習慣性流產是受子宮肌瘤壓迫所引起,則可加入夏枯草。
中醫師提醒,安胎除了用中藥保健和調理之外,平日生活也應保持心情愉悅,多休息,穿著寬鬆的衣服,不提重物,避免穿高跟鞋。
風車生活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5028
http://www.momhy.com.tw/?p=3705
Orignal From: 中醫安胎防小產 先分清流產型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